古代一旦误点燃了烽火台,会不会边关大乱,结果你根本都想不到

2020-01-03 12:09:56    东方头条
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犯错总是在所难免的,毕竟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。然而,有些错却是万万不可犯的,而如果一旦犯了那万死也难辞其咎。比如,在古代社会时期,如果戍边的士兵误点了烽火台上报警的柴草,那该怎么办呢?如果您对这一问题也感到好奇,那就让小编来揭秘吧。

(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。图片与内容无关,请勿对号入座)

对于烽火台,或许读者们都很熟悉,它是一种古老的通讯方式,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便已经出现,比如流传甚广的“周幽王烽火戏诸”。从先秦到明清,烽火台在传递军事情报方面,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而至于烽火台的使用方式,想必读者们在古装影视剧中也都见过,当戍边的士兵发现边疆有外敌来犯时,就会在第一时间内点燃烽火台,是谓“举烽燧”,然后再通过无数烽火台一直绵延数千里,最后将敌情传递到京城。

根据史料记载,烽火信号有六种形式,即烽,表,烟,苣,积薪和鼓。其中的“烽,表,烟”是用在白天的敌情信号,点燃后会冒出滚滚浓烟,或白色,或黄色,或黑色,以此判断敌军的多寡;而“苣和积薪”,则是在夜间用的敌情信号,点燃后是一片火光冲天的景象,差不多可以照亮半边天;最后的“鼓”,是一种辅助手段,用来传递声音,也可增加气势以威慑敌军。

然而,您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?即士兵判断有误,导致误点了烽火台上报警的柴草,那该怎么办呢?您要知道是,“一烽起,千烽随”,如果率先点起的烽火是个失误,那后面将一发不可收,而如果情报传递到京城之后,则所牵连的士兵和将士可就要按军法处置了。看到这里,您可别以为这仅是小编的假设,其实在古代史料中,对误点烽火台的事情有很多记载。

在汉代的《居延汉简》中,就有关于误点烽火台的处理方式,即“蓬火制度”,简单的说就是将“火篷”立即卸下来,然后再用沙土将烟火覆灭。与此同时,负责的士兵还要立即写一封文书,然后快马加鞭将其送到都尉府说明情况,最后阻止还未点火的烽火台继续点火。通常来说,虽然大都能及时的更正,但对于犯错的士兵和将士来说,是绝对没有第二次机会的,不仅会遭到严厉的处罚,甚至会被革职,或者杀头。

不过,朝廷为了预防此类误点事情的发生,在烽燧制度中也做了预防,即“平安火制度”。正如唐代很多古诗中所言,“迎候人应少,平安火莫惊”(唐元稹《遣行》)。其实,按照平安火制度的要求,不管边疆有没有敌情出现,戍边的士兵在一早一晚的时候,都要点一次小火报个平安,而如果没有按时点平安火的烽火台,则可能有异常,就需要派兵过去查看了。

如此一来,士兵们习惯了点烽火台的制度和方式,也就大大降低了犯错的概率。但是,边塞地区的天气异常多变,往往很多时候敌军都会在恶劣天气下突袭,比如连续的暴雨暴雪,或者狂风沙暴等等。如此一来,再点烽火显然就不太好使了,不是被大雨浇灭,就是被狂风吹散,甚至是在沙尘暴中什么都看不见。那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,又该怎么办呢?

您放心,古人还有个老办法,即“亟传檄告,人走马驰以疾急”,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,人骑着快马亲自去传递敌情,虽然这样的方式传递效率极低,但是也总比在军营坐以待毙要好,而且如果不这样去做的话,那最后追究起责任来,说不定还会被定个“知而不报”的死罪。

回顾古老的烽火制度,虽然和现在的通讯技术相比很原始,但在漫长的3000多年里,它将那些虎视眈眈的外敌都隔绝在塞北大漠,保障了中原地区百姓的安宁,可谓是功高劳苦。如今,烽火台虽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,但其中包含的“枕戈待旦,不畏强敌”的精神却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。

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,本文撰写:特约历史撰稿人:刘立江的

相关热词搜索:误点 烽火台 边关 会不会 都想

上一篇:从三国末帝待遇看三国的差距:曹奂为王、刘禅为公、孙皓为侯!
下一篇:最后一页